南阳医专:传承仲景文化谱写时代新篇 -z6尊龙旗舰厅
南阳医专中医系中医学专业学生在中药标本馆参观学习。李栀子 摄
□孟向东 刁良梓 李红普 张旭斌
五月的南阳,繁花似锦,绿荫如海。一年前的这个美好时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南阳,对南阳中医药事业提出了殷殷嘱托,并指明了发展方向。
时光匆匆而过,一年转瞬即逝,迎来的又是一幅硕果累累的收获图景。一年来,南阳医专打响“传承仲景文化、培育仲景学子、擦亮仲景品牌”三张牌,高擎南阳医专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奋力书写时代新篇。
传承仲景文化
4月9日下午,张仲景国医大学筹建方案专家论证会在南阳医专召开,吸引着一座城市的目光。“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等专家在线上听取汇报并进行点评,河南省教育厅厅长宋争辉在郑州主会场出席。南阳市市长王智慧在南阳分会场发言,他表示,南阳将坚定筹建信心决心,力争张仲景国医大学早日获批、早日建成。
缘何张仲景国医大学筹建工作在南阳老百姓心中如此之重?原来,张仲景国医大学在南阳医学教育发展史上曾有着一段光荣而辉煌的历史,镌刻着南阳人的记忆。1984年10月,在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专家学者、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张仲景国医大学启动筹建。1985年2月,省政府批复建立张仲景国医大学。1986年3月,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联合发文,把张仲景国医大学正式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张仲景国医大学一经成立就受到了国内外中医药界的高度关注,成为传承仲景学术的科学殿堂,累计为国家培养2000多名中医药人才。
1993年,张仲景国医大学并入南阳理工学院,130余名骨干教师和主要教育资源留在南阳医专和南阳理工学院,并延续中医药本、专科教育29年,为助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南阳医专作为南阳唯一一所医学高等院校,在医圣故里这片沃土中传承、弘扬仲景医药文化,守住了张仲景国医大学的“根”和“魂”。
目前,南阳医专中医学、中药学等10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骨干专业、教改试点专业。张仲景国医大学建校初始创办的《国医论坛》杂志,南阳医专接续主办,已发展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主管、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国家级权威性中医药学术刊物。南阳医专多年来一直加强对张仲景国医大学原址、档案资料的保护,原址大门、牌匾、教学楼等文物保存完好……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着挚爱与热情,体现的是南阳医专的情怀与担当。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南阳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恢复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组建专班,相继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和配套性重大举措,倾力打造在中医药界有影响力、在国内外有知名度的应用型、创新性张仲景国医大学。
在仲景故里南阳,一所彰显仲景特色,集教育、医疗、中医药文化传播于一体的一流中医药高等学府呼之欲出,必将惊艳世人的目光。
培育仲景学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南阳医专办好中医药学科、培养中医药人才指明了方向。一年来,学校持续强化中医药教育教学,以仲景文化涵育培养仲景学子。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学校目前拥有国家、省、市各类专家人才、名中医等180余人,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128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分别占到教师总数的46%、57%以上,形成了以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心的专业教师队伍,为培育优秀仲景学子奠定了坚实根基。
据南阳医专校长王立义介绍,学校中医学专业群(含中医学、针灸推拿学、骨伤学、中药学、中医养生保健5个专业)被确定为“河南省高职双高建设专业群”。其中,李氏针灸被确定为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河南省非遗;“李氏针灸工作室”认定为省级大师工作室;中医学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省级验收认定;中医骨伤专业教学资源库获得省级立项;《中医伤科学》《中医儿科学》被评为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医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中医实训中心为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中医学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中央财政支持发展的专业、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专业、全国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建设专业。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突出中医药特色,教学注重与现代医学教育相结合,重视素质教育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校院一体”,实行导师制教学,培养了一大批医德高尚和具有扎实技能的“仲景学子”。
南阳医专的清晨,经常可以听到书声琅琅,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原来,仲景经方传承班的学生每天都要晨起诵读《伤寒杂病论》,坚持“读经典,做临床,传承弘扬仲景经方理论”的宗旨,以“中医 强化经典 突出仲景 强化中医思维 突出实践”为思路,以诵读、讲座、讨论、实践等多形式结合,优化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中医思维,促进管理、考核与教育的有机结合,激发仲景学子学习中医的热情,引导中医学子热爱经典,应用经方,养成终身研读经典的习惯。
学校开设有“仲景学子之家”微信公众号、成立有“仲景学子”工作室,已连续举办十三届“仲景文化艺术节”,这些已成为涵养仲景学子的有效载体,仲景文化艺术节也已成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学校还通过建设中医药文化长廊和科技展馆,打造中医药科技文化展示平台和窗口。学校建有中医专业群实训基地1.5万平方米,建设中的仲景文化中心中医药科技馆面积达1800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学校对外宣传展示的一张新名片,成为学生及广大中医爱好者的“第二课堂”。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正是学校强大的师资力量、优良的育人环境,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社会精英。我们欣喜地看到,南阳医专的毕业生活跃在医疗卫生一线,他们以过硬的品质和精湛的医术赢得社会一片叫好,仲景学子的美名享誉四方。
擦亮仲景品牌
南阳医专科研处处长王宇卿博士,不但拥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等多个光环,同时兼任河南大学等多所高校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他带领团队在全国采集了40多个产地的艾草样品,首次对南阳艾草的品质、化学成分、有效物质含量等做了系统的研究,为南阳艾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和道地药材基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南阳艾纳入国家道地药材建设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持;在广泛研究基础之上,王宇卿科研团队研究制定了艾叶和艾产品相关的省、市、行业标准10余项,承担地方标准《南阳艾绒》已获批立项……王宇卿付出着满满的热情与心血,为南阳艾草产业打造智力“加速器”和人才“聚宝盆”。
同王宇卿博士一样,袁国卿教授作为科技特派员,被卧龙区、宛城区聘为艾草发展指导专家,经常深入基层为南阳艾草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在南阳医专,更多的专家深藏不露,他们为南阳艾草产业发展殚精竭虑、无私奉献。
近几年来,南阳医专组织中医药专家团队实施中医中药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等科技服务项目,赴各县市区开展中药材种植加工、艾灸等中医技术培训、中医药进校园等活动,不断加强中医药科技服务,为各地开展中药材种植规范化、加工现代化、产品标准化提供z6尊龙旗舰厅的技术支持。
学校申报的“科技助推河南南阳中医药发展提升专家服务团”,被人社部确定为2022年专家服务基层示范团项目。至今,学校组织全省60余家药企、10余所高校成立河南省中医药产教融合专业联盟,已开展活动43次,受益群众2000人次以上,有力助推了南阳中医药强市建设。
南阳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南阳艾产业市场份额占全国的7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艾产品生产基地。但南阳艾要想走得更远,必须在推动艾产业提质升级上突出重围。
2021年4月,南阳艾产业学院在南阳医专成立,扎实开展艾草等南阳道地药材的标准化、现代化研究,制定艾产品等药材相关标准,推动南阳艾产业提质升级。
2021年10月,在第十五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暨第九届仲景论坛艾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会议上,南阳艾产业学院首届理事会成立。一年来,南阳艾产业学院主动适应南阳艾草产业发展需求,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平台,建立校地互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打造南阳艾草智库,为南阳艾产业全链条开发、系列化发展、品牌化锻造、成功走向市场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培养和打造更多的人才,助力南阳中医药事业发展。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南阳医专党委书记柳明伟表示,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阳医专将努力传承仲景文化、培育仲景学子、擦亮仲景品牌,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学科、技术、创新等优势,向社会输送更多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促成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中原贡献力量,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