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原丨前庄村曾隐五寺 -z6尊龙旗舰厅

河南日报 07-03 16:51 责编:周玉筝 我要分享

本文摄影白金瑜

  □河南日报记者 张冬云

  一

  前庄村,位于唐河县东南部约35公里处,豫鄂两省交界处,它背依石柱山,面朝九龙湖。它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核心区域,2014年12月,入选“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2015年7月,被河南省确定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

  它地处丘陵到浅山的过渡地带,村庄内以山地和浅丘为主。它由20个自然村(村民组)组成,大的自然村不过几十户,小的自然村只有一两户,有村民515户。民居大都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坐落在山坡上,面朝开阔谷地或河流。

  20个自然村中,大河沟、朱家场、白家场、天塘沟4个自然村,位置相对集中,组成了前庄村传统村落核心保护区。大河沟自然村,是核心保护区的华彩篇章,有40余户人家,但年轻人外出,常住者不过四五十人,多是老弱妇孺。

  大河沟自然村始建于明末,邓氏家族从湖北兴国州(现在的阳新县)迁居于此。村庄坐落在天然溪流大河沟的出口处,以沟名做村名。村内传统民居集中连片,历史风貌完整,村落与周边山体、农田、水系自然交融。

  进村处,是个漂亮小广场,广场周边及附近山坡上,有40余座青砖黛瓦、带山耳和猫眼的传统民居,多已整修过。据称,这里最老的民居,建于清中期。这片古民居,青砖灰瓦,铁钉木门,石板小路蜿蜒其间,古意盎然。

  整个前庄村,这样的传统民居有900多座。

  所谓山耳,即山墙上有“耳朵”,可通风除湿,防房屋檩条腐朽。“猫眼”是在大门下设的洞,作用也是通风除湿。村人说,这里盖的房子一般有七窍,山墙上要有成对山耳,再设两扇窗一扇门,亮窗门下有猫眼。家家户户的山耳形状不同,有拱形、圆形、椭圆形的。小细节让建筑充满灵性。

  这里民居的另一特色,是院套院递进式的建筑形式。过去,小山村为防土匪侵扰,村民将房舍设计成套院,户户递进,户户错落,又户户相通,最外边设第一道大门,进院设二道门、三道门,大院最后边还有逃生门。在一户套院的后院,见两堵山墙夹着仅容一人通行的小阶梯,阶梯尽头是极狭逃生门。大河沟最有名的一座套院名叫七道门,从前到后共有七道大门。

  古民居的街头巷尾,散落着古树,其中还有一棵400多年的老板栗树。

  穿过古民居群,向村落一侧走去,眼前豁然开朗,山间谷地有条潺潺的溪流,由东到西缓缓流过,溪流中生长着茂盛的芦苇、菖蒲,随风摇曳。溪水碧清见底,夹岸绿树如盖。村民用橡胶坝将溪水一段段拦起,布置了彩色游船,三五成群的游客,喧笑其上,给古老的小山村增加了现代气息。

  村中有红色遗迹。有一处老民居,院落不大,土坯院墙已塌,正房三间带出厦,出厦由两根红漆木柱支撑。1947年秋到1948年春,八路军某部后勤指挥部供应处曾驻扎此院落。

  二

  “一村隐五寺,寺寺化沧桑”。前庄村方圆3公里内,曾分布着圆通寺、双峰寺、观音寺、竹林寺、老君庵五寺,是南阳盆地罕见的佛教文化村。

  从大河沟自然村出发,山路上车行20分钟后,再步行一段路,来到群山环绕的小块谷地,谷地内有小溪蜿蜒流过。圆通寺坐落于此。

  圆通寺相传始建于唐代,几经兴废。明清时是地方著名寺院。明嘉靖《南阳府志》唐县记载中,收了明代信阳籍文学家何景明的《咏圆通寺》:“晓问圆通寺,青山拄杖寻。飞梁袅石涧,寒日抱霜林。殿阁攀跻远,关河眺望深。下看孤鸟翼,万里送遥心。”清乾隆《唐县志》对圆通寺也有记载。

  现在的圆通寺,无围墙,正殿三间主体建筑尚在,屋顶和墙体有破损。西偏殿保存较完好,东偏殿已成废墟。附属建筑还有僧人寮房五间,老石碑几通。还有两座塔林,存历代佛塔多座,其中唐宋佛塔4座。

  圆通寺现任住持释印宏法师,年逾七旬,极瘦,一袭灰色僧袍一把白色长须,看上去仙风道骨。老法师身体极好,爬山越坡行动迅捷。他先带大家到寺旁小塔林,此地有几座宝箧印陀罗尼佛塔。《印陀罗尼经》是佛教重要经文,宝箧印陀罗尼佛塔因形似宝箧(藏玉玺的小箱子)、内藏《印陀罗尼经》得名。它是由楼阁式塔、亭阁式塔刹的形式发展而来,分大小两种,多为石砌,置于佛寺院中。

  释印宏法师又带我们来到圆通寺西南约150米处山脚下塔林,此地建有3座小佛塔。

  释印宏法师熟悉圆通寺历史,他说:“冯友兰祖辈与圆通寺缘分很深,当年寺院及周边土地都是冯家的,冯友兰祖上曾重建圆通寺,并负担寺庙住持的生活起居,圆通寺几乎就是冯氏家庙。”

  据相关记载,释印宏法师的前任是宏云法师,宏云6岁在圆通寺剃度出家,高龄过世。宏云法师十多岁时,冯友兰自国外留学回家来此,冯友兰摸着宏云的头说:“你这小和尚要好好修行哦!”还给了他糖果和钱。

  寺内有一幅珍贵照片,摄于1948年5月,是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全体同仁合影,为庆祝陈福田执教二十五年合影留念。冯友兰蓄黑色短须,坐在第一排右边,面相庄肃。他当时主持清华校务。陈福田时任清华外文系主任,拍此照后,他离职去了夏威夷。

  双峰寺位于双峰寺村东北山脚位置,是个四合院,由前殿、正殿及东西偏殿围合而成。寺内只有一个年轻僧人守着。这也是座老寺院,始建于唐代,之后均有修建。民国时期,它还有60余间房舍,有30多个僧人。院内曾有棵大银杏树,胸围达6米。“1958年被伐,用坏三盘大锯,伐了四天,伐后不倒。”守寺僧人说。

  前庄村百姓家有很多柳编用品,比如柳条箱(包)、饭篮、菜篮、笊篱、针线簸箩等。竹编用品也很多,像笸箕、畚斗、米筛等。

  当下的前庄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业、林业、观光旅游业,万亩栀子园已成规模。

  据介绍,前庄村山多地少,生存条件艰苦,十几年前全村人口流失过半。为脱贫,当地政府动员村民大面积种植栀子。所产栀子品质上乘,全村人均3亩栀子林,干栀子果十三四元一斤,村民一亩地能挣六七千元。

  前庄村境内的石柱山森林公园,已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不远的山上,还有万亩野生茶园。最早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人工种植了大批绿茶,后来一度放弃管理,任其自由生长。近几年,绿色生态茶叶又风行市场,万亩茶园重新成为村民的金饭碗。

  即席冲饮野山茶,芳香清冽。


收藏
分享

精彩评论

手机快速登录
密码登录
手机快速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