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62年工作照赠送焦裕禄后人 合影背后是怎样的一段珍贵记忆 -z6尊龙旗舰厅

大河报 05-14 我要分享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樊雪婧/文 于鑫/摄影

 “我爸当时又黑又瘦的。”焦裕禄同志二女儿焦守云接过照片时,抚摸着照片轻声说。5月12日,焦裕禄同志在尉氏工作照展出暨赠送仪式上,近日才发现的一张焦裕禄同志的珍贵合影被赠送给焦裕禄后人。赠送仪式在照片的拍摄地进行,同一场景中,一张因中医带徒而生的合影,一段合影之外的接力守护,相距一甲子的两段时光,凝聚成同一种力量——传承和不朽。

 感动!尘封62年工作照赠送给焦裕禄后人

 没有音乐、红毯,尉氏县焦裕禄展览馆里,除了一幅红色的条幅外,没有其他装饰。“我父亲生前就是这样,节俭,这也是他对我们的要求。”焦守云说,刚听说有这样一张照片时,“心里一动,急切地想看看爸爸当时的模样”。

  焦守云(左)、王小妹(右)参观尉氏焦裕禄事迹展览馆

 “今年是我父亲逝世60周年,在特殊的日子,还能再看见父亲过去没见过的形象,很激动,也很感动。”焦守云说,照片能保存到现在很不容易,感谢保存照片的这一家人,给我父亲的事迹和经历又补上了重要的一笔。

 这张照片的保存者是照片中老中医史紫鹏先生的后人,在参观尉氏焦裕禄事迹展览馆时曾提到家中翻修老房子时发现一张焦裕禄同志的合影,展览馆立即派人会同县史志研究室相关同志前往其家中,找到了这张珍贵的合影。

 这张尘封了62年的照片揭开了一段宝贵的时光。

 合影照片拍摄于1962年9月。为落实党中央“必须把中医重视起来”的指示精神,时任县委副书记并分管卫生工作的焦裕禄,主持召开了尉氏县名老中医带徒工作会议。会后,一直不爱拍照的焦裕禄,难得和与会人员一起,在县委大院(现尉氏焦裕禄事迹展览馆)内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下图)。

 将照片拿在手里看了又看,焦守云轻声说道,“我爸爸当时又黑又瘦的,如果那时候我父亲的病能治好的话,真的就没有遗憾了”。

 “焦书记和照片中一样,随和亲切”

 照片中,焦裕禄蹲坐在前排中间位置,第二排的凳子则让给了几位年岁较长、白须冉冉的老中医。当时焦裕禄刚刚过完40岁生日,他手拿文稿,目光沉稳坚毅,显得严肃而干练。

 “焦书记就是这样,随和亲切,一点儿架子都没有。”92岁的王小妹看着照片中的焦裕禄回想起了一段往事。

 焦裕禄曾两度在尉氏工作。王小妹,是焦裕禄首次在尉氏县工作时发现、培养和树立的第一个劳动模范,还曾为她编写了一首顺口溜,“王小妹十六岁,犁地耙地她都会,大家都学王小妹,不畏艰苦不怕累,争当青年先锋队。”

 “拍照片那年,焦书记从外地调回尉氏县当副书记,我已经成长为大营区妇联主任,听说焦书记回来了,我好高兴。”王小妹回忆道,当时骑上一辆破自行车就往县委大院去。

 时隔60多年,王小妹还清楚记得那天焦裕禄和她说的话。“他愣了半晌才把我认出来,还亲热地拉着我来到室内沏茶,问我骑车几十里累不累,还问我成家了没。”

 看着照片中焦裕禄瘦削的身影,王小妹说着说着有些动情,“听说焦书记有肝病,又听人说大枣泡红糖水能养肝,我就买了几斤大枣,给焦书记送去,没过几天,他严肃地把我叫去,非要把买枣的3毛钱还给我。”

 王小妹哽咽了,焦守云接过话头,讲了中间发生的故事。

 “我妈妈用王小妹送来的枣煮粥,我爸爸发现了一问,知道是小妹送来的,批评我妈妈,怎么能随便拿人家东西?”焦守云说,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颗枣、一个西瓜都不可以,他从不让我们拿人家一点东西,也不能占老百姓一点便宜。

  “他善于学习,再多难题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焦书记手中拿的是什么?”对着照片仔细端详,焦守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在她的记忆里和妈妈的描述中,爸爸的手中就是经常捧着书和文稿。

 “他是个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他脑子灵活还善于总结,总是带着思想去工作,而不是单纯苦干、蛮干,面对难题,他总能想到解决办法。”说着,焦守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

 带着兰考县农民种花生,金贵的花生种子总是被偷吃,有人告状到焦裕禄这,他笑着出主意,“打上一桶水,种完花生漱漱口,看谁偷吃了?”

 种花生、红旗柳、卷扬机……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智慧结晶。

 “我们馆里就保存着这样一台同型号的卷扬机。”说起卷扬机,山东博山焦裕禄纪念馆馆长焦玉星打开了话匣子,“我们一直在收集焦裕禄的相关资料,淄博是老矿区,得知有一台当时洛阳生产的同型号卷扬机在山东服役后‘退休’,就赶紧‘挖’了过来。”

 在讲述中,时间回到1953年,彼时,焦裕禄被调往洛阳矿山机器厂参加建设。第二年,相继去往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

 1958年春天,洛阳矿山机器厂接了个大任务——制造中国第一台2.5米双筒卷扬机。

 国内首次试制生产,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焦裕禄熬了十几个夜晚,翻阅了600余张图纸,硬是把整台机器上千个部件摸了个门清。在他的带领下,3个月,新中国第一台2.5米、重约108吨的双筒卷扬机诞生了。

 “我妈妈以前讲,车间很吵,爸爸就把头伸进工具柜里搞研究。”焦守云说,这台卷扬机设计寿命20年,却用了40多年。

 已寻访6人后代中都有从医者

 62年前,焦裕禄召开了照片中的尉氏县名老中医带徒工作会议。

 62年后,在众多热心人士帮助下,我们寻访了照片上除焦裕禄之外的6人的后代。令人感动的是,6人的后代中都有坚守中医的身影。

 照片中老中医李自立的孙子李洪功,如今已经是尉氏县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还是尉氏县中医药协会副会长。“我的弟弟、儿子都在从医,那次会议不仅让我们家成为中医世家,也提升了尉氏乃至开封市的中医水平。”

 “这张照片,是我们家失而复得的传家宝。”照片中老中医杨其首孙子杨卫强说,全家人都知道爷爷和焦书记拍过一张照片,但都没见过,也不知道照片在哪里。“在爷爷和老一辈的影响下,每一辈都有从事医疗工作的,这是我们家的骄傲,也是一个传承。”

 照片中共有29人,除焦裕禄和已寻访到的6人的后代,其余22人包括3名儿童都还在继续寻访中,如果您有相关的线索,请和我们联系,期待更多关于焦裕禄的故事被发掘出来。

责编:阮文玉
分享
网站地图